激励性法律规制通过采取引导、扶持及奖励等激励措施,促使地方政府自我利益与区域整体利益协同,缓解了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利益冲突,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7,同比下降2.3%。累计完成营造林73.53万亩,占总任务56.6%今年上半年,张家口市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净土四大专项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坝上草原公园和国家示范牧场建设,新创建示范牧场7家、农业公园4家。今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推进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流转、整理官厅水库周边耕地5000亩,完成部分巡护道路建设和分区种植。加强矿山综合整治,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综合治理任务19处已完成验收,86处已动工。加快推进坝上地区休耕种草,已完成流转耕地面积181.42万亩。
开展非法采矿采砂破坏农用地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非法矿山点39个,取缔非法加工砂石料厂176个。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坝上地区退减水浇地21万亩,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预计0.22亿立方米4.4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浙江省生活垃圾2020年要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建立与生活垃圾日产量相匹配的终端处置能力,主要采用焚烧为主、餐厨为辅、填埋应急的模式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餐厨设施建设,推进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建设推进生活垃圾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处理。
4对策与建议4.1完善城市分类投放及收运基础设施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补充和完善完善城市分类投放及收运基础设施,改造或购置符合标准规范的分类运输车辆,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能力,新(改、扩)建项目中,要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期交付使用,新建居住小区应根据人口数量、服务半径、垃圾日产量等因素配置适当数量的四类分类容器,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容器间、特殊垃圾临时堆放点、垃圾收运集置点等设施。在分类收运过程中,由于垃圾投放点分散、分类收运能力不足,致使无法及时开展分类收运,混收混运现象较为普遍,小区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不高,生活垃圾分类的整体效果提升不明显。群众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知晓率非常低,参与率不高,在分类意识淡薄及分类设施配套不足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垃圾混投混运的现象。垃圾分类主管单位要督促垃圾收运企业按规范开展分类收运。
4.3优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模式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可采用垃圾直运或桶换桶清运的模式。该方式适用于市区垃圾收运车通行不便的居住区。
1引言我国在环保建设部门的强化管理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但具体的推行成效并不高。以丽水为例,部分县垃圾日产量都只有100多吨/每年,根据这一实际,应合理规划布局,充分运用跨山统筹金钥匙,跨县联合布局各类处置设施,推动实现共建共享。从局部来看,部分新建小区、商业街等项目完工后,由于前期没有规划或未按规划配套落实生活垃圾投放及集置设施,致使完工后周边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需求无法满足,再选址新建又面临选址难、落地难,甚至面临居民反对阻挠等问题。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还可以聘请分类督导员,通过现场指导、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
2019年11月实施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了浙江省生活垃圾的四种主要类别。最后,应当强化学校的教育引导,通过编制垃圾分类读本等形式,在学校深入地展开垃圾分类教育,不定期的组织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从课堂带入到家庭中,不断的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直运模式是将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后直接运输至焚烧或餐厨终端处理设施,该方式适用于小区有垃圾房、区域近距离范围内有垃圾集置点的居住区。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全市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3座,其中填埋场8座,处理能力2229t/d,焚烧厂4座,日处理能力1700t/d,餐厨处理设施3座(协同处理2座),处理能力140t/d。
此外,按照《浙《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任和义务,违者不仅面临处罚,还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3.2居住小区分类投放及收运模式需优化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在城市小区中,目前普遍推行的是在楼栋或地下室出入口摆桶、垃圾运输车巡回清运的传统模式,造成垃圾分类投放点分散,配置不规范,夏天异味大,对小区及城市整体环境卫生影响较大。
其次,要充分激励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保证生活垃圾分类能更好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已经开始展开了高效的分类体系建设工作,例如,浙江省丽水市于2018年开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县(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此外,由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垃圾无法及时分类处置,极大影响了社会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进行分类投放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再结合不同垃圾的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市区则按照一个园区、多点联动的规划原则,合理相关设施,加快补齐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时,应当凝结社会各方的力量进行分类宣传。居民小区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模式,并根据小区规模和便民的原则,合理设置分类投放点位。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中的一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
物业管理单位和街道社区要引导居民开展分类投放。2.2多种奖惩并举,加强监督管理。
3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3.1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划配置不足完善的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但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设施配置不足,造成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甚微。进一步优化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对策的同时,提出完善垃圾末端处理体系的改善建议,以供参考。
桶换桶清运模式是指利用桶装运输车将小区垃圾房或垃圾集置点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以空桶置换满桶的形式运输,运输车装满后运输至垃圾中转站,倒入对应垃圾分类压缩箱经压缩后再运输至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将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登记,按照绿色账户的积分制度给予奖励,例如浙江省丽水市创新性地将生活垃圾分类内容纳入到丽水市个人生态积分重点倡导事项,对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并有记录的丽水市居民给予10至30分积分奖励。
3.3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有短板垃圾分类处置是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现阶段由于资金不足、选址困难、建设周期长等原因,与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相匹配的分类处置能力还存在较大缺口,部分山区县,由于垃圾产量不足,即使投入项目建设,也存在经济效益低、无法长期运维的窘境届时,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污水日处理规模将达60万吨,再生水日处理规模将达10万吨,惠及4个行政区、195多万居民,将承担起天津市1/5污水净化任务,助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中建安装一公司参建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二沉池、臭氧接触池、污泥处理车间、紫外线消毒渠及再生水区域全部单体的工艺设备和电气工程。近日,由中建安装参建的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项目中的亚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再生水厂进入调试阶段,预计9月投用
中建安装一公司参建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二沉池、臭氧接触池、污泥处理车间、紫外线消毒渠及再生水区域全部单体的工艺设备和电气工程。届时,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污水日处理规模将达60万吨,再生水日处理规模将达10万吨,惠及4个行政区、195多万居民,将承担起天津市1/5污水净化任务,助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
近日,由中建安装参建的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项目中的亚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再生水厂进入调试阶段,预计9月投用金陵市2018年主江生产、生活、生态岸线比例为36.9:7.6:55.5,而到2019年底,三者比例已更新为25.3:8:66.7。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是保障河湖水环境长治久清的重要网络体系。9月1日,在南京市机关作风建设网络面对面访谈现场,市水务局局长程军介绍,在持续开展入江支流、市域河道整治的同时,金陵市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今年底,全市污水日处理总能力将超300万吨。
28条入江支流水质实现清水入江让长江水清岸绿,入江支流的水质提升是重中之重。管好农村污水,金陵市累计完成了4000多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过,部分设施因缺少专业化管理队伍而处于建而不用的状态。生态岸线比例上升超10%。水清岸绿是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之一。
另外,还不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中,在溧水区,通过村民验收的工作方式,设施验收情况均要由当地农户签字确认,确保污水应收尽收,设施正常运转。在长江大保护的战略之下,金陵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做精做优做美南京长江两岸。
眼下,金陵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单位运营,在江北新区、江宁、浦口等区,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均已统一打包移交给专业单位。程军介绍,金陵市正在大规模改扩建14座总能力达8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已有铁北、桥北等5座在通水调试,年底全市污水日处理总能力将超越300万吨。
据悉,金陵市坚持因河施策,全面加快整治建设,今年完成了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提升以及栖霞区便民河、大道河、七乡河整治工程,北十里长沟东支生态修复正在加快实施,外秦淮河清淤也将在汛后动工。226个整治项目全部完成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岸线长达197公里。
评论留言